95后氪金玩家:兴趣爱好如何掏空你的钱包

明星更新 2025-05-02 18:58:53 阅读:2

95后氪金玩家:你的钱包被兴趣爱好“割韭菜”了吗

“‘娃圈’有个段子说:买娃本就逆天而行,突然‘饿死’很正常。”95后大学生胡园园最近花掉了省吃俭用的2000元人民币,入手一个心仪已久的巴掌大的BJD娃娃(球关节娃娃)。

即使室友提醒这笔消费意味着下个月生活品质会严重滑坡,胡园园忧愁不过5分钟,又沉浸在满足和欢喜中,花了两个小时摆拍、修图,然后发布在专门为娃娃建的微博账号上。

自从进入“氪金娃圈”,胡园园说自己掉进天坑,钱包被无限“割韭菜”。BJD娃娃可以换装、化妆,还能局部调换手脚、头发甚至眼球——每一个环节都滚动着人民币。“BJD娃娃‘类人’,衣服鞋子不断上新,你就不断氪金。优质作品稀缺,价格被炒得很高,比如某作者仅制作了8件、单件售价300元的娃娃裙,后来单个收购价高达2000元”。

想把自己送到鄙视链顶端

今年21岁的小白,就读于日本某大学经济学部大一,是一名资深游戏玩家。当被记者问及这些年在游戏上的花费,小白不假思索说出“20万元人民币”这个数字。

“我刚开始玩一个手游时,直接充了1万元人民币,结果我发现自己居然排到全服第三了!所以我就又充了两万元,升到全服第二。游戏里好多人私信请我加入他们的公会,那种满足感真是达到极点。”

打游戏充钱才能变强,小白早就参悟了这一点。“我肯定不甘心,对面的玩家操作没有我好,只是花钱多就能欺负我,所以我越充越停不下来。”

打钱能证明“爱豆”有商业价值

今年22岁的苏苏,大学毕业后进入保险公司做高级策划。下班换掉严肃正经的黑白套装,苏苏就是一个狂热氪金的追星女孩。

原本在中学时代,苏苏的追星氪金是花钱买“爱豆”的专辑、限量画册和周边等。“花钱去了解他的动态,花钱去为他的努力买账,在我看来就是参与他职业轨迹的方式,我收获了追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。”

当苏苏把钱流水一般打给直营淘宝店时,内心有一种直接给“爱豆”打钱的美好感觉。“追养成系艺人,我们当‘妈’的给‘儿子’花钱难道不是应该的吗?”

为爱好花钱这件事很解压很满足

除了打游戏、追星等常规领域,当下还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新奇氪金项目,例如玩娃娃、买“盲盒”、购置汉服、买球鞋等。

“氪金,一方面是商家策划出来的饥饿营销,一方面花钱这件事本身就很解压和令人满足。例如玩娃娃这种特别的爱好,娃娃或许不值那么高的价格,但是买完了我就会感到莫名轻松。”为BJD娃娃氪金的胡园园表示,在这场看似不平等不理性的氪金游戏里,她和商家其实是“两厢情愿”。

22岁的工科男李何,是一个超级热衷收集球鞋的氪金玩家。

“我初二那年买的第一双篮球鞋是‘詹九’,是来北京时买的。当时不懂球鞋,店家说这是最新款我就买了。回了老家,我简直就是学校里最靓的崽!等我都快把这双鞋穿烂了,老家的门店这双鞋才刚刚上市。”

李何说,从高中开始,他发现买鞋很能满足自己的虚荣感。“我最多一年花了4万块钱在买鞋上,最多一个月能买6双鞋。班级里买鞋气氛也很浓厚,同学们既是志同道合的鞋友,同时也是相互攀比最多的人”。为了攒钱买一双特别喜欢的鞋,李何可以连着数日去吃楼下几块钱一碗的刀削面。